NEWS INFORMATION
新闻资讯

“东数西算”:涉税事项早盘算

来源:作者:百源会计发布时间:2022-07-18浏览

【新闻回放】7月1日,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项目主体建筑数据中心完成封顶。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“东数西算”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,项目投资11.8亿元,建成后将为本地数字企业进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提供算力支持。

今年2月,国家发改委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,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启动。

“东数西算”中的“数”指数据,“算”指算力。随着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紧密融合,算力水平的高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。目前,我国的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,但由于土地、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,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;而我国西部地区土地、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丰富,具备建设数据中心、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。基于此,国家实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从全国角度进行一体化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,以促使我国算力水平不断优化提升。

“东数西算”自启动以来,相关市场主体纷纷参与到这一被称为数字时代“南水北调”的重大工程中。需要提醒的是,西部地区除了有丰富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外,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“资源”,那就是税收优惠政策。基于此,相关企业应提升税收政策适用能力,不断强化合规管理,促使自身更好地在西部地区开展数据中心等业务。

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,是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。2020年4月,财政部、税务总局、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》(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3号,以下简称“23号公告”),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执行至2030年12月31日,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%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。该政策帮助相关企业有效减轻了税负,增添了发展动力。

对于参与“东数西算”的企业来说,在前期业务规划阶段,就有必要充分考虑税收因素,结合23号公告对地域条件的要求,妥善选择算力中心的建设地点;同时,相关企业应仔细对照《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》的规定,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60%以上等适用条件要求,并据此合理规划在西部地区的业务,确保符合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,充分借助税收支持作用推进算力设施建设。

除了西部地区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,相关企业还应注重用好其他税收优惠政策,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。从实践看,将“东数”进行“西算”,涉及数据传输、应用架构改造、数据远距离处理、跨域网络互通等一系列内容,企业在西部地区布局算力设施时,在投资期需购入大量固定资产,产生增值税进项税额;而在建设和运营前期,由于产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,进项税额可能无法全部抵扣,这就会产生留抵税额。

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,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“重头戏”,目前税务部门正持续迅速稳妥做好留抵退税工作,确保退税红利直达快享。相关企业有必要研究并掌握留抵退税政策适用的条件及要求,及时、准确地完成申报,充分用好退税红利,从而促使自身既能快速把握“东数西算”投资机遇,又能更好地在西部地区进行“深耕”。

在充分用好税收优惠“资源”的同时,相关企业须进一步增强涉税合规管理,尤其要做好关联交易管理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通过数据这一“看不见的纽带”进一步密切了东西部地区的联系,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统筹协调发展。实践中,企业参与“东数西算”项目时,往往会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来运作。随着跨区域联系愈发紧密,相关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频次也将更高,特别是在企业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下,东西部地区会存在“税率差”,关联交易问题需要企业高度重视。

对此,笔者认为,相关企业在西部地区进行算力设施建设规划时,应提前考量业务落地后将发生的关联交易并做好详细规划,重点关注关联交易各方实际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风险是否匹配,是否得到合理补偿等,同时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,确保后期发生关联交易时,及时根据交易实质准确开具发票,避免因发票处理不当而引发合规风险,从而更好地保障自身在参与“东数西算”过程中实现健康长远发展。


18703801652 0396-2196889

E-MAIL:121266200@qq.com

河南省郑州市建设路与百花路交叉口东南角泰隆大厦1307房间